杨桂平个人介绍
华北油田采一中学
一、基本情况
杨桂平,女,出生于1968年1月,汉族,大学本科学历,毕业于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,现为华北油田采一中学初中语文教师。
二、荣誉奖励情况
(一)教育教学方面的奖励 |
|||||||
序号 |
荣誉名称 |
时间 |
授予单位 |
||||
1 |
全国语文教学教学设计一等奖《湖心亭看雪》 |
2011、7 |
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 |
||||
2 |
全国语文教学课件一等奖《钱塘湖春行》 |
2011、7 |
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 |
||||
3 |
全国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校本教材一等奖 |
2011、7 |
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 |
||||
4 |
全国语文教学教学设计二等奖《老王》 |
2011、7 |
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 |
||||
5 |
全国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实录二等奖《爱莲说》 |
2011、7 |
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 |
||||
6 |
河北省中小学学科教学评比论文一等奖 |
2011、12 |
河北省教育学会 |
||||
7 |
作文评改教学案例一等奖 |
2012、12 |
沧州市教育局教科所 |
||||
8 |
“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”河北赛区三等奖 |
2013、11 |
河北省教育厅 |
||||
9 |
教师职务培训论文评比一等奖 |
2013、3 |
沧州市教育局 |
||||
10 |
教师职务培训论文评比一等奖 |
2014、3 |
沧州市教育局 |
||||
11 |
“沧州市第五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活动”论文一等奖 |
2014、6 |
沧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 |
||||
12 |
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展评优质课一等奖 |
2014、7 |
教育部课程教学研究所 |
||||
13 |
河北省中小学班主任“致家长的一封信”征集评选活动特等奖 |
2014、7 |
河北省教育厅、省委教育工委 |
||||
14 |
沧州市中小学班主任“致家长的一封信”征集活动获特等奖 |
2014、11 |
沧州市教育局 |
||||
15 |
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三届教学案例评选一等奖 |
2015、3 |
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 |
||||
16 |
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三届教学案例评选二等奖 |
2015、3 |
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 |
||||
17 |
教师职务培训论文评比一等奖 |
2015、3 |
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 |
||||
18 |
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课件评选二等奖 |
2015、3 |
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 |
||||
19 |
“河北省第七届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”一等奖 |
2015、4 |
河北省电化教育馆 |
||||
20 |
第四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论文一等奖 |
2015、5 |
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组委会 |
||||
21 |
第四届全国中学语文 “优秀课例评比”一等奖 |
2015、5 |
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 |
||||
22 |
第七届“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”获课堂实录一等奖 |
2015、6 |
中国教育电视台 |
||||
23 |
微课作品获“河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”一等奖 |
2015、9 |
河北省电化教育馆 |
||||
24 |
河北省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一等奖 |
2015、12 |
河北省教育学会 |
||||
(二)辅导学生获奖情况 |
|||||||
1 |
荣誉称号 |
获奖时间 |
授予部门 |
||||
2 |
全国“新世纪杯”中学生作文大赛指导二等奖 |
2011、5 |
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 |
||||
3 |
全国“创新杯”作文征文一等指导奖 |
2011、7 |
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 |
||||
4 |
河北省第22届初中生“雏凤杯”作文竞赛辅导奖 |
2012、12 |
河北省教育厅 |
||||
5 |
河北省第23届初中生“雏凤杯”作文竞赛辅导奖 |
2013、12 |
河北省教育厅 |
||||
6 |
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指导一等奖 |
2013、7 |
教育部关工委 |
||||
7 |
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指导一等奖 |
2013、7 |
教育部关工委 |
||||
8 |
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指导一等奖 |
2014、7 |
教育部关工委 |
||||
9 |
第一届“CPE”杯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 |
2013、12 |
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 |
||||
10 |
第一届“CPE”杯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二等奖 |
2013、12 |
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 |
||||
11 |
第一届“CPE”杯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二等奖 |
2013、12 |
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 |
||||
(三)其它奖励 |
|||||||
序号 |
荣誉称号 |
时间 |
授予部门 |
||||
1 |
沧州市学科带头人 |
2008、6 |
沧州市教育局 |
||||
2 |
优秀班主任 |
2011、5 |
石油分局 |
||||
3 |
荣立三等功 |
2011、5 |
沧州市人社局 |
||||
4 |
沧州市优秀教师 |
2011、8 |
沧州市教育局、人社局等 |
||||
5 |
省先进班集体(班主任) |
2012、3 |
河北省教育厅 |
||||
6 |
嘉奖 |
2012、5 |
沧州市教育局 |
||||
7 |
师德先进个人 |
2013、1 |
石油分局 |
||||
8 |
沧州市师德先进个人 |
2013、3 |
沧州市教育局 |
||||
9 |
嘉奖 |
2013、5 |
沧州市教育局 |
||||
10 |
沧州市骨干教师 |
2013、9 |
沧州市教育局 |
||||
11 |
优秀教师 |
2013、9 |
石油分局 |
||||
12 |
嘉奖 |
2014、5 |
沧州市教育局 |
||||
13 |
沧州市中语会理事 |
2014、10 |
沧州市教科所 |
||||
14 |
嘉奖 |
2015、5 |
沧州市教育局 |
||||
15 |
优秀共产党员 |
2015、7 |
中共沧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|
||||
16 |
分局学科带头人(复审) |
2015、12 |
石油分局 |
||||
17 |
嘉奖 |
2016、5 |
沧州市教育局 |
||||
18 |
优秀教师 |
2016、8 |
石油分局 |
||||
19 |
河北省特级教师 |
2016、9 |
河北省人民政府 |
||||
20 |
河北省学科名师 |
201612 |
河北省教育厅 |
||||
三、科研情况
承担课题情况 |
|||||||||
序号 |
课题名称 |
批准时间 |
批准单位 |
完成情况 |
|||||
1 |
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|
2012、7 |
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 |
已结题 |
|||||
2 |
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研究 |
2012、11 |
石油分局教研室 |
已结题 |
|||||
3 |
诵读经典美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|
2014、10 |
国家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公室 |
已结题 |
|||||
4 |
借助数学、语文知识促进初中综合理科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 |
2016、1 |
沧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|
已结题 |
|||||
公开发表的论文 |
|||||||||
序号 |
论文、论著、教材名称 |
时间 |
何地何报刊发表 |
刊号 |
|||||
1 |
《浅谈新课标下学生作 文能力的提高》 |
2011、6 |
《文学教育》 |
CN42-1768/I |
|||||
2 |
《运用多媒体提高初中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》 |
2012、10 |
《考试周刊》 |
||||||
3 |
《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改下应该做些什么》 |
2012、10 |
《考试周刊》 |
||||||
4 |
《把课堂打造成展示才能的平台》 |
2014、1 |
《语文教学与研究》 |
CN42-1016/G4 |
|||||
5 |
《衣带渐宽终不悔,一腔豪情洒杏坛》 |
2014、7 |
《河北教育》 |
CN13-1036/G4 |
|||||
6 |
《新课标下,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浅议》 |
2014、6、11 |
《语文周报》 |
CN13-0702/(F) |
|||||
7 |
《如何把握好信息教育技术的使用契机》 |
2015、2 |
《语文教学与研究》 |
CN42-1016/G4 |
|||||
8 |
《订阅语文报刊 提升语文素养》 |
2016、5 |
《作文成功之路》 |
CN23-1304/G4 |
|||||
9 |
《写作训练应抓好“五结合”》 |
2016、6 |
《语文天地》 |
CN23-1367/G4 |
|||||
10 |
论著:《一起作文》 |
2016、6 |
现代教育出版社 |
||||||
举办公开课情况 |
|||||||||
序号 |
课程名称 |
时间 |
举办部门 |
||||||
1 |
示范课《记叙文阅读教学》 |
2012、3 |
分局教研室 |
||||||
2 |
示范课《孤独之旅》 |
2014、11 |
分局教研室 |
||||||
3 |
“全国目标教学研讨会”优质课展示做现场展示示范课《沁园春.雪》 |
2014、12 |
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|
||||||
4 |
示范课《中考作文复习指导》 |
2015、3 |
石油分局教研室 |
||||||
5 |
示范课《细节描写,让枯枝缀新芽》 |
2015、3 |
沧州市教科所 |
||||||
四、教学专长
“认认真真思考,踏踏实实教学”我的座右铭。我独创的阅读教学“读,赏,疑,探,用”五步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,作文教学“五结合”教学模式,正得以广泛推广。语文教学因高效务实而成绩优秀,学生多人次在全国、省级征文活动、作文竞赛中获一二等奖,多篇学生作文在期刊上发表。教学设计、教学论文、课件等多次获全国、省、市一、二等奖,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、省级多个课题研究,多次在全国、市、分局讲授公开课、观摩课。
让学生成长、成人、成才是我的教育追求。班主任工作中,我有智慧有理性有爱心,乐付出乐作则乐身教——访油田先进,捐助福利院儿童,我善用活动感染孩子;每个假期全面家访,定期和学生书信交流,我善于抓住一切教育契机。所带的班集体,学风浓、正气足。2012年所带班被授予“河北省优秀班集体”称号。
五、典型示范课
1.七年级:《细节描写,让枯枝缀新芽》(作文指导课)
2.九年级:《范进中举》(小说教学)
六、典型专题讲座、报告、培训
1.《一腔豪情洒杏坛》(教师培训)
2.《读写结合,让学生的写落地生根》(作文教学讲座)